業內專家認為醫療器械將會成為政策"新寵"
加入時間:2013-05-28 09:21:48 當前新聞點擊率:2664
普朗醫療器械網訊 上周,醫藥股全線暴跌,主要還是《藥品交易相關規則(征求意見稿)》惹的禍,股價的暴跌必然會引發利益的受創,不少企業開始轉移目標,一邊觀望的醫療器械卻“坐收漁利”:不少資金撤出醫藥板塊,轉而投入器械領域,和佳股份、理邦儀器、魚躍醫療等多只個股昨日強勢漲停。“業界大多認為醫療器械會成為政策"新寵",而且發展勢頭強勁,市場正在加速擴容。”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。
記者發現,在沒有重大利好釋放的情況下,昨日醫療器械板塊漲幅居前,且包括和佳股份、理邦儀器、魚躍醫療在內的多只相關個股強勢漲停,九安醫療、新華醫療、榮尚醫療等也顯示股票異動,漲幅均超過6%,在醫療器械前景被持續看好的情況下,二級市場上,醫療器械概念股開始受資金追捧,近5個交易日整體漲幅超過8%。
與此同時,包括信立泰、天士力、雙鷺藥業、康緣藥業、片仔癀、華北制藥、漢森制藥、紅日制藥等醫藥股,昨日股價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挫;而廣州藥業、同仁堂、九芝堂、千金藥業、康美藥業等擁有中藥產品的個股昨日股價有所回升。
“之前工信部放出消息,醫療器械今年新入選工信部扶持項目,被納入的企業會補貼豐厚,雖然能"中選"的是少數,但起碼說明國家政策開始關注、扶持起醫療器械來。”一位醫療行業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,相較于醫藥“老大哥”的霸主地位,器械“小老弟”多年來一直處于弱勢地位,甚少有政策“紅利”。而隨著近年來醫藥行業競爭激烈,發改委、地方招標等不斷“削價”,政策“利空”開始頻繁光顧醫藥板塊,醫療器械反而凸顯出優勢來。“總體來說,器械股受政策影響較小,而且近來政策多是鼓勵、扶持的利好消息。”
他介紹,醫療器械行業中具備投資價值的細分領域聚焦在大病種、高附加值耗材、家用醫療器械和基層醫療擴容四大方面。
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2012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收入已經達到1565億元,年均復合增速超過20%。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健康保健意識的顯著提升,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平均增速將高于藥品行業。發達國家器械與制藥的產值比約為1:1,而我國器械收入約占藥品市場規模的10%,市場擴容正在進行中。
“歐美不少國家的醫藥和器械比已達到1:1,而我國目前還處于3:1的境地。”一位醫療器械經銷商告訴本報記者,細分下來,醫療器械又可分為醫用和民用兩大領域。“像CT、B超、心電監護儀、微量元素檢測儀等常見醫療設備,在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已處于飽和狀態,但在基層醫療機構或仍有不少需求。隨著國家加大對基層醫療的扶持力度,二甲醫院的器械市場會快速擴容。”她說。
上述醫療器械經銷商介紹,在民用器械方面,包括降血壓治療儀、按摩產品等,不少產品年增速或高達50%。“人口老齡化外加經濟提速、健康意識增強,小型便攜式的民用醫療器械將快速發展。”她表示,目前我國家用的仍是以保健類輔助性治療儀為主,真正有功效的治療性器械仍有待開發。
對此,武警醫院耳鼻喉研究所婁新勤主任告訴本報記者,現代醫學越來越重視“循證”,檢驗結果已成為醫生開處方、做手術的重要依據,再加上醫療技術突飛猛進、設備更新換代頻繁,所以患者花在檢查上的開支占比或在總體醫療花銷中有所上升,而藥費開支則可能逐步下降。
|